序言:1942年,释通永老和尚在峨眉山净土宗道场大坪净土禅院剃度,他是峨眉山知名的“大坪五通”之一。解放初期在峨眉山开悟,其悟境取得圣钦大高僧、袁焕仙老先生的证实,是峨眉山“镇山之宝”级別的得道高僧。释通永老和尚以前有一段和弟子间的会话,可以说是当今的禅宗公案,也最能体现老和尚修行所感,最该每一修行人用心看一遍。
佛是如何成佛的
徒儿:我每天坐禅、读经、叩头,那样勤奋能成佛吗?师傅:做不了。
徒儿:为何?师傅:由于佛并不是坐禅成佛的,佛都不读经。
徒儿:佛是如何成佛的?师傅:佛几乎沒有想过自身要成佛。
徒儿:佛都想过哪些?师傅:佛天天在想怎样把自身的真心实意怜悯之心,怎么让他人好,怎么让全球、让大伙儿都得道成仙。
佛天天惦记着怎样便捷他人,每天惦记着舍下自身,每天惦记着怎样为他人服务项目。每天惦记着怎样去负责任,而默默地的去努力,不许所有人发觉是他做的。
要是大伙儿都能好啦,都能了解自己的义务,都能了解合和了,已不有一切的规定和冲动的只图了,他就考虑和开心了。
而不用大伙儿了解他!他几乎沒有给自己想过哪些,都没有想过自身要变成哪些、要取得哪些,仅仅惦记着如何可以自身的真心实意所有舍出来。
佛是为人处事做出去的
徒儿:因此我每天惦记着成佛,就做不了佛,由于我还在规定取得。佛是什么都不必的,全都不以自身有一点准备的,彻底是懂得自身的真心实意,行愿之法做出去的。
师傅:对啊,佛沒有想的事儿你都想想。佛想的事儿,你却不愿都不做,能成佛吗?再聊,佛也并不是成的,只是为人处事做出去的功德相对。
徒儿:那么我还要刚开始舍自身,那样做就能够成佛吗?
师傅:不可以。假如你是以便成佛而做而舍,那并不是舍。只是有求有得与失之情、有互换。不可以贡献。
真实的功德在心里徒儿:那究竟哪些才算是确实舍呢?我该怎样做啊?
师傅:假如觉得到自身在舍,就沒有舍。你了解佛舍的是啥吗?
徒儿:是功德和功德吧?
师傅:是的。他舍的是無量的德。那么你有没有?
徒儿:不清楚,也许沒有吧?
师傅:你了解什么是德吗?
徒儿:不以自身,好好地为人处事,帮助他人。
师傅:这仅仅方式的表层,是裂缝的基础理论罢了。由于你沒有超过不求回报无我心,因此本质不太可能了解什么叫不求回报、什么叫无我。
你连相也没有破,哪儿有功有德阿?功和德都是在心里的起心动念当中,是在无相人生境界。那就是心里的观念想法的戒道啊。
由于你一直在为人处事当中、在生活里,有过多的私心杂念,有过多的规定空想。也许本质就不在意起心动念,也没去留意起心动念。刚好全部的修行和业果都会这一起心动念当中!因此你连一个最基础的清静也没有,连真实的戒也没有搞明白,起心动念每天还要犯戒当中!
仅仅在方式外相当中有所愿的以便自身取得。走的全是方式戒,是相戒,是外道。并非念积念修,非心戒。不可正路,没有无相。因此沒有正心真意,沒有寻找善与德的规范,都没有除掉自身的故意贪婪。更沒有功德可循。怎样有道啊?
什么叫真实的“舍”徒儿:那么我还要刚开始舍心修行了。
师傅:你了解如何才叫舍?怎样舍?顾念都会舍中,都会戒中,你了解舍的是啥?
徒儿:舍也是那么多的內容啊?我都确实不清楚。
师傅:修的內容基本都会这儿,你连这一都不清楚,只有说你每天在犯戒造业当中。
徒儿的身上早已流汗,响声颤微微的说,那么就请您赐教我啊!
师傅大慈大悲的说:说白了的舍,就是说最先要正确认识自身,此后刚开始在心里顾念必须沒有在乎,随处要认同自身的业果而了解别人,担负艰难困苦的磨练。外在的一切故意、诬蔑、挫折,全是你本身应当承担的业果相对,并非是别人的不正确。
因此不能用对错看来他人、看难题,而只有以正与邪来规定和掌握自身的心,在顾念中学会放下这一自身。因而,你最先要舍下的是自身的一切分别心和冲动,才可以进到清静。